清研智談 | 基于居民滿意度的文明城市創建路徑研究

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文明城市的創建已經成為提升城市形象、增強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抓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推進城市全面發展的重要抓手,是實現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載體,也是滿足居民需求、提升居民獲得感的重要途徑。然而,在文明城市的創建過程中如何將居民自身的需求與期待與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與精神層面的切實獲得體驗相匹配,如何全方位提升居民幸福感仍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居民滿意度與文明城市創建的互動關系
居民滿意度是衡量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它不僅僅局限于物質層面的富足,更涵蓋了精神層面的滿足、生態環境的優美以及社會關系的和諧。一個真正的文明城市,應當是居民生活幸福、精神愉悅、環境優美的城市。因此,文明城市的創建,必須堅持以居民滿意度為核心,從多個維度推進城市的文明化進程。廣州市在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推動社會公德建設,通過開展文明禮儀宣傳活動、推廣志愿者服務等措施,弘揚社會正能量,增強市民的文明素養。同時強化城市管理,注重城市管理創新,推行“陽光城管”“智慧交通”等項目,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提升市民滿意度。成都市在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通過完善公共廁所、提升公園綠地質量等舉措,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質,增強市民的幸福感。同時推動城市文化建設:舉辦文化藝術活動、打造文化品牌等,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軟實力。杭州市通過優化公共服務,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教育質量等工作,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提高市民的獲得感。同時加強社區治理,注重發揮社區的作用,推動社區自治和居民參與,共同營造和諧宜居的社區環境。

基于居民幸福感的文明城市創建路徑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建文明城市的過程中,需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文明創建的奮斗目標。在創建過程中,注重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和文明素養,實現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共同成長、共同提升。
二是強化組織領導與責任落實。政府要高度重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將其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布局,并轉化為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常態工作。通過層層簽訂責任狀、建立問責追究制度等方式,確保各項創建任務落到實處。
三是注重創新機制與方法。在文明城市創建過程中,注重機制創新和方法創新。例如,組建文明創建暗訪團,以第三方身份開展日常暗訪督查工作,尋找、發現并曝光城市建設與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不文明現象。以問題為導向的機制,倒逼各區各部門采取措施,系統性地解決文明城市創建存在的問題。
四是深化拓展文明實踐。注重文明實踐的深化拓展,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同時,積極推動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為居民提供更多參與文明實踐的平臺和機會。
五是強化社區自治與居民參與。積極推動社區自治和居民參與,鼓勵居民積極參與社區事務和文明創建活動。通過設立居民議事會、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等方式,讓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和文明創建中來。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培育社區文化等方式,提升居民的文明素養和參與意識。同時,加強居民自治組織建設,提升居民自治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結論與展望
基于居民幸福感的文明城市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久久為功的常態持續化過程,是政府、社會、民眾合心努力的城市共治運動。清研集團致力于文明城市創建多年,擁有自主創文系統,全方位智能化監測平臺,助推政府數字化轉型,助力文明城市邁向高質量新篇章。
撰稿 | 陳暉 清研集團陜西子公司研究員
編輯 | 扆國超
圖片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