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社會救助服務形式,清研智庫彰顯社會擔當!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決策部署,積極推進五指山市社會救助改革創新,健全完善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根據《民政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社會救助改革創新試點工作的通知》精神,五指山市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探索改革創新社會救助模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引入社會力量,委托清研靈智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簡稱“清研智庫”)開展本次“五指山市服務類社會救助服務項目”。
清研智庫積極創新救助方式,以“物質+服務”的模式,為困難群眾提供居家清潔、清洗衣物、理發、助醫、助行、助浴、助急、簡單按摩、簡單護理等多項立體綜合的服務,確保社會救助服務有力度、有溫度,實現精準救助、高效救助、溫暖救助、智慧救助,發揮社會力量的作用,構建多元社會組織參與的服務體系,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困難群眾保障水平,全面推動五指山市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

# “定期訪問” 精準掌握需求
通過“定期訪問”,上門為困難群眾提供救助服務,摸清困難群眾真實情況,按照“充分尊重救助對象意愿,提供有溫度的服務”的原則,形成困難群眾臺賬,為社會救助服務銜接提供堅實的基礎。通過定期訪問聊天的形式對困難群眾的家庭基本情況、健康狀況、需求分析等情況進行了解,通過溫情家訪梳理困難群眾服務需求,精細構建“物質+服務”的工作格局,為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開展困難群體救助服務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 “溫情陪伴” 提供社會支持
以有服務需求的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戶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境兒童等等群體社會救助為重點,為其提供心理慰藉。由于此類對象生活水平較低,抵抗風險的能力不足,面對困難更容易產生壓力、焦慮、憤怒、抑郁等情緒,長時間沒有人陪伴,沒有正當的途徑進行疏導,容易誘發心理問題。“溫情陪伴”提供緩解救助對象焦慮、短時間的陪伴及聊天等服務,以救助對象“老有所依”、“弱有所扶”、“困有所幫”、“幼有所助”為救助支點,為救助對象構建社會支持網絡,用心用情用力,提供有溫度有情懷的服務型救助,形成以人為本的社會救助發展新格局。

# “溫馨服務” 解決群眾困難
身體輕度失能的救助對象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難以獨立面對復雜情境,解決復雜問題,對他人具有一定依賴性。“溫馨服務”為全自理救助對象提供健康指導、家務援助及心理支持;為半失能救助對象服務內容包括助潔、助醫、助行、助急、精神慰藉等方面;為全失能救助對象提供家庭照護服務,包括日常生活照料、家務援助、醫療保健和心理支持,如幫助吃藥和鍛煉提醒等照料,打掃洗熨等家務,提供心理支持等服務。


通過“溫馨服務”,解決困難群眾生活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和滿意度。
# “家門口理發” 提升困難群眾精神面貌
針對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老年人行動不方便,出門難、理發難等問題,服務類社會救助將理發服務送上救助對象家門口,專業的理發師上門為其提供服務。其中一個年歲較大的奶奶說自己早就想剪頭發了,但是行動不方便,一直去不了,今天上門提供剪頭發的服務,修剪之后精神多了。

據了解,本次五指山市服務類社會救助項目于11月初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為全市500余位困難群眾提供救助。
清研智庫將繼續發揮自身專業性的優勢,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定位困難群眾的實際需求,推動社會救助由傳統單一的物質救助,由救助向關懷延伸,向保障生活與滿足需求拓展,幫助服務對象追求美好生活,讓社會救助產生溫度,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增進民生福祉、促進共同富裕上展現新作為、新擔當。